便秘的预防及中医治疗方法

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质干结,排出艰难,或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中医治疗便秘

临床分证虽较复杂,但不外虚实两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寒积,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总由大肠传导失职而成。其病位在大肠,又常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有关。在治法上实证予以通泻,虚证予以滋补。属热结者宜泻热通腑,气滞者宜行气导滞,寒积者宜散寒通里,气虚者宜益气润肠,血虚者养血润燥,阴虚者宜滋阴润下,阳虚者宜温阳通便。

上述各证,有时单独可见,有时相兼并见,辨证时不可忽略。如气虚和血虚便秘,往往相兼出现,治疗时,应根据气血偏虚轻重,采用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之法。气虚而兼阳虚者,则宜益气润肠,佐以温阳通便之法。血虚而兼燥热者,则宜养血润燥,佐以泻热通腑之法。故临证时应慎审其因,详其病,权衡轻重主次,灵活变通治疗。

如何预防便秘?

首先,注意饮食调理,合理膳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过食辛辣厚味或饮酒无度,勿过食寒凉生冷,多吃粗粮果蔬,多饮水。避免久坐少动,宜多活动,以疏通气血。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其次,便秘不可滥用泻药,使用不当,反而加重便秘。热病之后,由于进食甚少而不大便者,不必急以通便,只需扶养胃气,待饮食渐增,大便自然正常。对于年老体弱及便秘日久的患者,为防止过度用力努挣,而诱发痔疮、便血,甚至真心痛等病证,可配合灌肠等外治法治疗。饮食方面,可采用食饵疗法,如黑芝麻、胡桃肉、松子仁等分,研细,稍加白蜜冲服,对阴血不足之便秘,颇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