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黄疸肝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民间偏方

科普:黄疸型肝炎是基于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否升高来定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临床症状的诊断而非病因诊断。
黄疸肝炎

偏方组成】

茵陈30-60g,栀子10-20g,大黄6-20g,虎杖15-30g,败酱草15-30,丹参30g,赤芍30-60g,茜草10-20g,云茯苓15-30g,山楂15-30g,白茅根30g,甘草6g。

【功效主治】

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方解】

本方以茵陈蒿汤为主方,其中茵陈清泻肝脏之热,利湿退黄;栀子.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引湿热自小便出;大黄泄热逐瘀,通利大便;重用赤芍、丹参及茜草、白茅根以凉血活血,旨在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之血脉畅利通达,湿热得除,邪热得清,瘀结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虎杖、败酱草及大黄、桅子清热利湿解毒,毒减则湿热易消;茯苓、山楂、甘草健脾利湿化积,脾气健运则湿热之邪无藏身之处,且又无由以生,利于黄疸消退。

【加减】

热重加用连翘15-30g;湿重加用苍术10-15g,蕾香10-15g;腹胀甚者加用厚朴15g,莱菔子15g;恶心呕吐重者加生姜6-10g,半夏10g;寒湿内盛者,加用桂枝15g,干姜9-12g;肝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30g,玄参15-30g;脾肾阳虚者,加用附子10-15g,肉桂10-15g。

【验案】

陈某,男。1998年6月25日初诊。巩膜及皮肤黄染1周,呕血,便血1天。5年前因乏力、纳差、肝功化验异常,钡餐透视提示:胃底静脉曲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保肝治疗2月余,临床治愈出院。半月前,因饮食不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为稀水样便,经过对症治疗好转,继之出现尿黄、目黄、身黄。昨日半夜突觉呕心,呕出咖啡色样液体100-200ml,后出现柏油样便2次,每次50-100ml。

中医主症: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面部可见蛛丝血缕,手部可见赤痕,脘腹胀满,腹部可见痞块,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口苦口臭,小便黄,柏油样便,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WBC7.9X109/L,N78%,L22%。大便隐血(++0。肝功能:TBIL1379pmol/L、DBIL1248pmol/L、ALT482U/L、AST395U/L、ALP142U/L、T69g/L、A32g/L、G36g/L。PTA:38%。乙肝系列:HBsAg阳性、抗HBc阳性,抗HAVIgM阴性,抗HCV阴性,抗HDV阴性,戊肝抗体阴性。中医诊断:黄疸,积聚,呕血、便血。西医

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症型。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肝胆瘀热,伤及脉络,迫血妄行。入院后给以常规保肝疗法以及抗感染,输血及血浆,白蛋白等支持疗法。薛泱洪主任医师认为,证候虽繁杂,但仍符合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湿热毒瘀”这一基本病机。但由于湿郁化热,热毒炽盛,伤及脉络,迫血妄行。

故用茵陈消黄汤加代赭石15g,藕节、侧柏叶、地榆、阿胶各10g,清热凉血,收敛止血,镇逆止呕,频服。治疗1周后,黄疸无明显加深,腹胀减轻,大便黄色、成形,隐血试验(_),去清血凉血,收敛止血之品。2周后一般情况进一步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4周后舌苔由黄厚腻苔转为薄白苔,舌质淡胖。湿邪缠绵,损伤脾阳。继用茵陈消黄汤加减,将茵陈、桅子、大黄、赤芍减量,加用五苓散加干姜。继服4周后症状进一步改善,腹水已完全消退,黄疸明显消退。治疗12周后复查肝功能,肝功能:总胆红素(ST-BiL)16^mol/Ls结合胆红素(SD-BiL)9n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U/L、总蛋白(TP)72g/L、白蛋白(A)37g/L、球蛋白(G)35g/L。碱性磷酸酶(ALP)109U/L。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出院。

【方源】《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第6辑》